?
!

存在主义哲学

探索存在、自由与人类境况

"存在先于本质" — 让-保罗·萨特
"在意识到生命的无意义之后,一个人要么自杀,要么去发现或创造某种意义" — 阿尔贝·加缪

存在主义的核心概念

存在先于本质

人类首先存在,遭遇自身,涌现于世界——然后才定义自己。我们不是带着预定本质来到世界,而是通过自己的选择创造自我。

自由与责任

存在主义者认为人类拥有绝对自由,但这种自由伴随着沉重的责任。我们不仅对自己负责,也通过自己的选择为全人类定义什么是可能的。

荒诞

人类寻求意义的本能与宇宙的冷漠沉默之间的冲突产生了荒诞感。存在主义承认这种根本的荒诞性,但不将其视为绝望的理由。

本真性

在意识到自由和责任后,个体应过一种"本真"的生活,拒绝社会常规和他人期望,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做出选择。

焦虑

面对无限自由和随之而来的责任,人类会体验到存在性焦虑。这种焦虑不是需要治疗的病症,而是人类状况的基本特征。

死亡意识

对死亡的意识迫使人类面对生命的有限性,从而激励我们过更有意义、更真实的生活。

存在主义代表人物

让-保罗·萨特

1905-1980

法国哲学家、作家,存在主义主要代表人物。提出"存在先于本质",强调人的绝对自由和责任。

阿尔贝·加缪

1913-1960

法国作家、哲学家,荒诞哲学代表人物。探索在无意义世界中寻找意义的方式,强调反抗的重要性。

西蒙娜·德·波伏娃

1908-1986

法国作家、存在主义哲学家、女权主义理论家。在《第二性》中应用存在主义分析女性处境。

索伦·克尔凯郭尔

1813-1855

丹麦哲学家,存在主义先驱。关注个体在面对上帝时的主观真理和信仰的"跳跃"。

存在主义重要著作

《存在与虚无》

让-保罗·萨特

萨特的主要哲学著作,系统阐述其存在主义思想,包括意识、自由、责任等核心概念。

《局外人》

阿尔贝·加缪

通过主角默尔索的故事展现世界的荒诞性和人与社会的疏离。

《第二性》

西蒙娜·德·波伏娃

开创性的女权主义著作,运用存在主义分析女性在历史和社会中的处境。

《恐惧与战栗》

索伦·克尔凯郭尔

通过亚伯拉罕献祭以撒的故事探讨信仰、伦理与个体的关系。

《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》

让-保罗·萨特

萨特对存在主义的通俗解释,回应外界对存在主义的批评。

《西西弗神话》

阿尔贝·加缪

探讨荒诞哲学,提出"人必须想象西西弗是快乐的"这一著名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