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开发如酿酒

而非传统软件的“造桥”。Notion创始人Ivan Zhao分享了关于构建AI产品的独特思考,以及他们如何在京都的工艺精神中找到灵感,让Notion浴火重生。

核心比喻:两种开发哲学

Ivan Zhao认为,构建AI与构建传统软件遵循着截然不同的逻辑。这不仅是技术上的差异,更是思维模式的根本转变。本节将带您直观地感受这两种模式的区别。

🌉

传统开发:造桥

如同建造一座大桥,这是一个精密、可控的过程。它需要详尽的蓝图、精确的计划和严格的执行。每一步都有明确的预期,最终成果与设计图纸高度一致。

  • 结果高度可控
  • 遵循精确计划
  • 愿景/客户优先
🍷

AI 开发:酿酒

更像是一门艺术,一个培育的过程。你无法强迫葡萄立即变成美酒,只能创造最佳的温度、湿度和环境,然后耐心等待、引导其自然发酵和演化。

  • 结果充满不确定性
  • 创造适宜环境
  • 技术能力优先

“酿酒”的三个挑战

采用“酿酒”模式开发AI产品,意味着需要拥抱不确定性,并从根本上改变公司的运作方式。Ivan Zhao指出了三个核心挑战,点击下方卡片了解详情。

1. 策略的逆转

AI开发必须从技术入手,探索模型的能力边界,而非从客户需求或宏大愿景出发。

2. 模型的“保质期”

AI模型每3-4个月就发生巨变,产品需要不断适应,无法长期依赖特定版本。

3. 商业模式的重塑

AI提供的是“工具+虚拟人”,传统SaaS定价不再适用,需转向按量或全公司付费。

Notion在京都的“重生”

在Notion的哲学深处,烙印着一段在京都浴火重生的经历。这段故事不仅塑造了产品,更定义了公司的灵魂——对“工艺”精神的追求。跟随时间线,回顾这段旅程。

困境 | 旧金山

9年前,Notion濒临失败。团队只剩5人,没有客户,没有收入,技术架构错误,资金即将耗尽。

重置 | 抉择

士气低落的Ivan和联合创始人Simon决定将公司重置为两人团队,离开旧金山,去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重新开始。

远行 | 京都

他们选择了日本京都。在这里,他们租下住所,全身心投入编码,重新启动了名为 "Notion Next" 的代码仓库。

启发 | 工艺精神

在编码之余,他们被京都随处可见的工艺精神所打动:专注的陶艺家、木匠、茶馆主人。他们开始思考如何将这种对细节和品质的追求融入软件之中。

重生 | Notion哲学

京都的经历,为Notion注入了“工艺”和“创造力”的灵魂,帮助他们打造出一款注重美学和品质的工具,并最终走向成功。

Notion影响力一览

从京都的两人团队到全球性的生产力平台,Notion的成长印证了其理念的成功。以下关键数据展示了Notion在不同领域的影响力。

0

全球用户 (百万+)

0

福布斯云100强企业 (%)

0

Y Combinator初创公司 (%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