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塑软件:AI时代的Windsurf
与Windsurf(前身为Codeium)创始团队成员Anshul Ramachandran的深度对话,揭示AI如何加速软件开发,而非取代开发者。
Windsurf核心洞察
了解Windsurf的独特身份、创始团队背景以及Anshul在公司中的关键角色。
Windsurf是什么?
▼Windsurf为软件工程师构建AI工具,致力于加速软件开发过程99%。Anshul将其描述为“一个伪装成AI公司的基础设施公司”,这强调了其深厚的技术底层能力。
创始团队与Anshul的角色
▼Windsurf拥有一个由八人组成的创始团队,其中Anshul是三位核心领导者之一。他主要负责产品、战略和市场营销。团队成员之间关系深厚,Anshul与CTO甚至从幼儿园就已相识,并且都是数学竞赛的“书呆子”。
AI时代的软件工程:加速而非淘汰
AI是否会终结软件开发?Anshul对此有独到见解。他认为AI将加速软件创造,并深刻改变开发者的角色与核心技能。
“软件已死”?
▼针对Anthropic的Dario提出的“软件和编码已死”的言论,Anshul持不同意见。他认为,回顾技术历史,每次进步都伴随着更多开发者的出现。软件开发的核心在于“知道要构建什么”和“知道如何构建”,而AI将极大地加速“构建”和“如何构建”的过程,但“要构建什么”的核心问题依然存在。
软件是一种价值创造活动,而非价值捕获活动。AI的普及将带来更多的软件,因为企业总有无限的需求等待被满足。
开发者角色的演变
▼AI正在打破软件工程中的知识孤岛。资深工程师不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回答初级工程师的“如何构建”问题,因为AI可以帮助暴露现有知识并编码最佳实践。未来的对话将更多地聚焦于“应该构建什么”和“为什么这样构建”,而非具体的实现细节。
Anshul与许多CIO交流后发现,如果开发者的效率提高30%,他们会将这些时间投入到积压已久的项目中,而不是裁员。大多数将软件视为业务差异化工具的公司,会选择创造更多软件,而非减少开发者数量。
下一代开发者的核心技能
▼优秀的开发者并非死记硬背最新C++标准的人,而是真正理解业务问题、懂得如何解决问题、并能利用新标准约束更高效地扩展解决方案的人。这些核心技能依然至关重要,也是计算机科学教育的重点。Anshul预测,未来会有更多人成为开发者,他们将更专注于解决这些高层次的问题。
“Vibe Coding”的解读
▼“Vibe Coding”这个词在3个月前还不存在,现在却带有一丝负面含义,暗示开发者不理解代码。但Anshul认为,它意味着能够“自动驾驶”式地编码,在几分钟内从零到原型,这非常棒。
“Vibe Coding”让以前从未想过自己能构建软件的人(如产品经理)也能参与到原型构建中。这并非“玷污”软件工程的神圣性,而是像数据科学的演变一样,成为开发者工具箱中的又一个强大工具。Windsurf编辑器是首个正式发布的“代理式IDE”,它让资深工程师也能受益于AI的行动能力。
AI驱动的行业变革与非传统开发者崛起
AI正在民主化软件创建,哪些行业正经历最显著的颠覆?非传统开发者又如何引领新的构建浪潮?
受冲击的行业
▼Anshul指出,有两个主要行业正在经历快速变革,并且他们对此有清醒的认识:
- IT服务公司: 全球数百万的IT服务开发者将面临巨大压力。AI工具将显著提升开发速度,客户将期望更低的价格或更多的产出。那些能利用AI加速自身业务的公司将赢得更多订单。
- 部分B2B SaaS: 某些B2B SaaS工具本质上只是数据库的封装,提供垂直化解决方案。当构建0到1应用(MVP)的“激活能量”趋近于零时,许多公司可能不再需要购买这类现成解决方案,而是选择内部快速构建。
非传统开发者引领构建
▼Anshul举例说明,现在产品经理(PM)可以直接构建原型,而不是花费大量时间在设计构思阶段。当从零开始构建应用程序的“激活能量”趋近于零时,整个创新流程都将被重新思考。这意味着更多非传统开发者(如设计师、领域专家)将能够直接参与到构建过程中,极大地加速创新。
Windsurf的未来愿景与核心竞争力
Windsurf的路线图并非一成不变,而是基于对AI技术鲁棒性与用户信任的深刻理解。了解他们如何保持差异化,并持续加速软件开发生命周期。
加速整个软件开发生命周期(SDLC)
▼Windsurf的最终目标是利用AI加速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每一个环节。SDLC包含数百项任务,并非都由开发者完成。Windsurf不断评估“所有有用任务”与“AI能可靠完成的任务”之间的交集,并最大化这个交集。
鲁棒性门槛与产品路线图
▼AI应用对鲁棒性(可靠性)的要求差异巨大。例如,代码自动补全即使出错,用户只需继续输入即可,鲁棒性门槛很低。但对于AI自动生成的Pull Request(PR)描述,如果第一次就出错,用户和评审者将永远对其失去信任,鲁棒性门槛极高。
正是这种对鲁棒性门槛的深刻理解,定义了Windsurf的产品路线图。他们有些想法已酝酿多年但尚未成熟,而像Windsurf编辑器这样的产品,一旦发现基础模型能力达到要求,就能在短短8周内迅速推出。
如何保持差异化?
▼面对Anthropic的Claude和OpenAI的ASWE等基础模型提供商也推出代理式编码环境的竞争,Windsurf如何保持竞争力?
- 技术栈: Windsurf不仅利用所有前沿的基础模型,还大量使用任务特定模型。他们作为一家“基础设施公司”,在内部构建了大量系统,用于训练自己的模型、构建上下文感知引擎以理解现有代码库,这些都是大规模基础设施问题。
- 数据护城河: Windsurf拥有独特的数据优势。在过去四个月中,已有超过100万开发者使用其IDE。他们不仅能看到用户是否接受或拒绝AI的建议,还能看到用户在接受后做了哪些修改。这种“真实偏好数据”是ChatGPT等通用模型无法获得的,因为它发生在最终的工作产品中。
- 垂直应用信念: Windsurf始终坚信,一个完全垂直整合的应用程序才能真正驱动价值。
融资与招聘策略
▼Anshul认为,公司是否需要更多融资和招聘更多开发者,取决于其“抱负”。如果目标是实现数十亿美元的ARR(年度经常性收入),那么拥有数百人的团队是合理的。对于将技术视为差异化优势的公司,他们不会裁员,而是会利用AI工具做更多的事情,以实现更大的抱负。
负责任的创建与治理
▼即使AI让代码生成变得更容易,CI/CD(持续集成/持续部署)和SAT(静态应用测试)等现有工具和流程也绝不能被移除,反而变得更加重要。糟糕的代码一直存在,AI只是加速了代码的生成。Windsurf在产品设计上,例如通过Fork Visual Studio Code创建自己的IDE,就是为了让开发者能在IDE内直接审查AI生成的代码,适应新的工作流,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。
团队故事与品牌演进
从Codeium到Windsurf,名称的转变不仅是品牌的升级,更是对产品理念的深刻诠释。了解这个独特团队背后的故事。
名称变更:Codeium到Windsurf
▼公司最初名为Codeium,意指代码生成。Windsurf这个名字其实很早就有了,但团队一直在等待合适的时机启用。当他们开始使用Windsurf编辑器产品时,才真正体会到这个名字的深意:人与机器的结合,看起来毫不费力却又无比强大,这正是他们希望用户感受到的体验。
最终,由于用户普遍开始称呼他们的产品为Windsurf,公司决定正式更名,以顺应这种自然的市场认知。
MIT与Caltech的“海狸”们
▼Anshul毕业于加州理工学院(Caltech),而他的两位联合创始人则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(MIT)。尽管来自不同的顶尖学府,但他们彼此相识数十年,是Anshul所认识的最聪明的人之一。有趣的是,MIT和Caltech的吉祥物都是“海狸”,象征着勤奋的工程师精神。